Saturday, April 04, 2015

李光耀 - 盖棺定论 (全)




李光耀 - 盖棺定论


缘起


每一位第一次到新加坡旅游或公干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这个弹丸小国感到惊讶。每一条道路旁都排列着整齐的遮荫树木。整洁的城市规划加上守规矩的新加坡人一定会让许多人刮目相看。尤其是,新加坡有超过八成的人都住在政府所津贴售卖的公共房屋中,而四大种族都能和谐的群居在一起。这令许多外国人都非常羡慕。这种现象多少反映了新加坡政府的管治能力。当然,这也是累积了三代领导班子的成果。


外国人一提起新加坡就会很自然即刻想起李光耀先生。无可否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李光耀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许多不同时代的各国政要都对这来自蕞尔小国的大人物赞不绝口。他们对他以往的政治演说和国际时事的分析,更是洗耳恭听。几乎每个政治评论员都对他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能为新加坡创造经济奇迹吹捧得非常厉害。就算是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都有人追捧学习李光耀治国之道。更有人夸大其词的说没有李光耀新加坡就不可能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第一世界国家等等。如果仔细研究李光耀从政的一生,我们就不难发觉,就算是把新加坡街道边的一草一木,甚至说“花园城市”这个美誉都跟他划成等号,这一点都不夸张。


在这一些众多的赞誉背后,隐藏着许多对李光耀非常不客气的批评。多数的批评都围绕着他是个独裁者。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手法残酷迫害他的政敌和异议份子。更有一些华校生会永远对李光耀在1980代关闭南洋大学和消灭华文教育的行动耿耿于怀。也有人拿他和家族在1996年购买高级私人房产时收受特别折扣来批评他。


在批评他的人当中,不乏国际媒体著名的撰稿人。而李光耀对于这一些报纸、刊物和作者都给予沉重还击。他不只控告这一些对他肆意抨击的媒体和人物诽谤,还以行政和立法权力限制这一些媒体在新加坡的销售量,更剥夺他们在新加坡发行刊物放置广告以打击他们的收益。对于国内的异议分子,除了以内安法令逮捕,没经审讯任意监禁之外,也以诽谤罪和威吓对付他们。有不少反对党分子也因此破产而失去参于国会竞选的资格。也有不少异议分子被迫流放国外。


也许多数的伟大领袖都是如此具争议性的,而李光耀也不例外。李光耀对他人的种种批评,表面上不屑一顾,但事实上,他是非常在意他这一生所留下的声誉。这可以从他在生前不断出书自传,以他的观点解说历史上许多的争议而看得出他是非常在意别人如何为他盖棺定论。


简短生平


李光耀在1923年9月16日生于一个中产土生华人(男、女俗称峇峇、娘惹。他们是早期华族移民与土生马来族或其他非华族通婚后而产生的混血后裔。他们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而多数以马来语为母语。)的家庭。


李光耀是聪明绝顶的人。小时候就已经从一间普通学校转至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莱佛士书院就读。莱佛士书院是新加坡顶尖的学校而它当时只收取全马来亚150名最优秀的学生。


李光耀负笈英国剑桥留学的计划虽然因日本占领新加坡而延后了四年,但这并没阻止李光耀在菲茨威廉学院法律系以双重一等荣誉毕业。


李光耀除了聪明绝顶外,还是个务实的机会主义者。根据他自己在自传里的透露,他在日据时期,曾经在日本皇军的宣传部队“报道部”当翻译。与此同时他也在当时的黑市做买卖,甚至与朋友一起为日本皇军提供军需品和建筑工程服务。当他从所截听的盟军消息得知日军在节节败退时,他就暗地里准备逃离到马来亚的金马伦高原去避风头。但是因日军开始怀疑他而对他展开跟踪而作罢。他自述在这日据时期的经历对他政治生涯起着非常大的影响。日本人的铁腕统治让他了解到权威的重要性。他务实的态度不只让他和家人能安然的渡过艰巨的日据时期,更让他累积了一点积蓄以资助他在战争后负笈英国留学。


政治成就与过失


李光耀这种务实机会主义的人生哲学在他的政治生涯里一再展现无遗。


经历了因英国无能而战败,导致日本人残暴统治的李光耀终于领悟到新加坡必须脱离外国人统治。这促使他展开了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但是在1950年代的反殖民运动中,受华文教育的左派人物才是主流。务实的李光耀就联合以林清祥为首的左派成立了人民行动党。李光耀以此当上了左派工会的顾问律师,从而让他争取到巨大的政治资本。


从1950至1960年代,面对许多各地反殖民地主义的英国也被逼考虑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退出殖民地而让自己信任得过的人掌权自治和独立。李光耀看准了这时机,运用了高超的政治手段,一方面使英国相信在伦敦剑桥读过书的他是他们的最佳人选,而另一方面还是打着反殖民的旗帜大骂英国人“白种人”。与此同时,他利用英国人把他党内的同志,林清祥一伙人扣留起来,直到他赢得选举当了总理。


1963年,在林清祥等人脱离行动党自组社会主义阵线(社阵)后,机智的李光耀就利用与马来亚合并的契机,在马来亚首相的要求下,顺理成章的把林清祥和社阵所有的主要人物一共一百多人,全都以内部安全法令(内安法),不经审讯的扣押起来,并且试图把责任全推到英国人和马来亚首相的身上。这时,他就把这一些人标签为“共产党恐怖分子”。


从此之后,一直到1980年代,李光耀就举着反共的旗帜,把异议分子都以“共产党恐怖分子”名义在内安法令下抓起来,任由监禁。 根据统计,在他任内总共以内安法囚禁果2600 名异议分子之多。


但是一向坚持反共的李光耀,在中国总理周恩来向他招手时,还是务实的回应了他的邀请,到中国访问了。虽然最终无法和周总理见面,但这一次破冰之旅还是为李光耀和中国历代领导层的关系展开了历史上的第一页。


在李光耀的政治生涯中,他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以务实的态度和中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促进全东南亚的和平。他以坚定的意志,说服了邓小平副总理,中国必须停止向周边国家输出共产主义才能建设和谐的环境以便经济能共同发展起来。中国最终不止终结了对马共和泰共的资助,更在柬埔寨战争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李光耀在促成中国、东盟和美国合作,了结柬埔寨战争的事件上,起了关键性的影响力。这彻底解除了越南对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威胁,并给与东盟建立了和平稳定的有利环境。


没有李光耀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新加坡是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取得美国和中国的基本信任以至能争取到这样显著的成果。同样的道理,李光耀以他和台湾的友好关系为海峡两岸僵持不下的关系解冻。历史性的第一次汪辜会谈能成功圆满的在新加坡举行,李光耀居功至上。这更进一步缓和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区域的紧张局势。


李光耀虽然在区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有着显著的重大贡献,但他以那铁一般的手腕对付新加坡国内的异议分子却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虽然许多人认为在建国的首几年,李光耀的铁腕统治提供了新加坡所需要的稳定环境来发展经济,但是他把政敌在没有经过审讯的情况下长久囚禁达32年之久是非常不人道的。这摧毁了许多人的人生和家庭。


他在1987年继续以“马克思密谋者”的罪名把22名支持和帮助反对党社运分子全都以内安法关了起来。这一举动掀起了许多争议。就连他的年轻内阁同僚都觉得不妥。这是因为在那时期,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不再向东南亚输出共产主义,而前苏联也脱离了冷战思维,开始逐渐瓦解。用这样的借口来打压异议分子已经没有什么说服力了。自此之后,虽然李光耀不再以内安法令来对付异议分子,但却换了个方式以诽谤罪使反对党人和异议分子破产来延续他的独裁政权。


在这一系列打压异议分子的行动中,很不幸的是,法治无可避免的被严重冲击。而在民主选举方面,李光耀的政府虽然没有舞弊,但是他运用了立法权和执政权,任意的更改选举制度和干预选区的划分而保住了他集权独裁的意图。李光耀的集权举动,也无可避免的摧毁了新加坡应有的民主基石 – 权力的分立和相互的制衡。这是他政治上的最大过失。


经济


许多人都把新加坡的经济奇迹归功于李光耀,但这是有一点言过其实。新加坡只是一个比上海小9倍的城市小岛国。持有新加坡公民权的也只有3百多万人。当初独立时,我们继承了英国殖民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良好海港和基建。新加坡是英国众多殖民地中,在远东最重要的海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港基建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资源。相对于当时的东南亚,甚至整个东亚,新加坡的基建和城市化程度是最好的。以人均收入来看,也是居高者。以人均收入来看,它在1965年是东南亚最高的,而在整个亚洲也只屈居于日本和香港。

(以下是两个关于新加坡的电影片段,摄于1957和1958年)






所以说李光耀从英国接手的新加坡并不是如许多人所说的“落后的小渔村”。


但在那建国初期,新加坡面对了许多严峻的问题。这包括了居住环境,经济面对内部强势工会的动荡,印尼的武装威胁,而最大的挑战是英军即将撤离的问题。英军是当时单一雇佣最多员工的机构。它也是保障新加坡免受当时苏卡诺领导的印尼政府军事敌对的威胁。


幸好就在英军迁离新加坡之际,越南战争使新加坡成为了美国的重要的补给基地。这缓解了英军撤离的影响。


在1959年刚上任的李光耀总理(自治区)也只是一名三十五岁年轻律师,对经济根本一窍不通。但很幸运的,他身旁有个智多星,吴庆瑞博士。吴庆瑞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总工程师。他说服了李光耀降低关税,把新加坡设定为自由港。然后再着手土地改革,建廉价的公共组合房屋(组屋)以把人民从恶劣的居住环境搬迁,从而释放更多土地给与城市发展。他更发展了工业园区,设法把经济从单一依赖港口贸易转型到以制造业为首的经济体。再来就是重组教育制度,好让人民能接受更多工艺和工程系的教育,使他们更能够受雇于制造业。这种种发展,配合了世界工业的转型。在1960年代,在西方和日本的大企业开始了外包和寻找代工的经营模式。他们也因本国成本的提高而开始向国外迁移厂房。


在这世界工业的新潮流中,得益的是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新加坡之所以能有如此非凡的经济起飞,其实是依靠这工业潮流的发展。新加坡在四小龙里是最小的经济体,所以很显然的,它的经济成就也比其他四小龙地区较容易突出。


新加坡的“经济奇迹”其实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而李光耀先生的贡献,其实比不上吴庆瑞博士。


但是我们不能抹杀李光耀为新加坡在国际和东亚开展投资机会的巨大功劳。尤其是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的解读,他更是具有独到的远见。虽然新加坡政府在苏州工业园的投资失利,但这惨痛的经历只给李光耀上了一堂中国经商和政治文化的再教育。新加坡并没有因此对中国减少投资。


社会和文化建设


李光耀对新加坡社会建设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以他个人的意志和务实的考量规划了社区的发展。


李光耀除了众所周知的以严刑峻法对付不雅的反社会行为(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涂鸦等等)之外,他还以行政手段推行他所想要的城市情景。比如说,他非常喜欢园林,所以在城市规划中,绿化必定是首要考量。新加坡特别设立了国家公园局来打理全国的花草树木。所以说,当你一踏入新加坡的街道时所看到的一草一木都跟李光耀有关系。这一点也不夸张的。


他也出于务实的政治考量,以法律规定每个社区里,必须以种族比例分售组屋给国民。新加坡是由四大种族形成的。在1969年时,曾经发生过种族暴动。所以李光耀特别关注国家的种族和谐。他认为各个族群集聚在各自的传统地域将不利种族和谐的发展。这将让有心人能很容易的去煽动种族敌对情绪。如果把各族群平均的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让大家都有机会学习如何和睦共处的话,这对长期各族群的磨合将会有巨大的帮助。他这务实的做法的确让许多长期受种族暴动或冲击的国家来说,真是大开眼界。


但是在某一些社会议题上,李光耀也遭到滑铁卢。他激进强施的“两个(孩子)就够了”的人口控制政策,造成了这小国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对严峻的人口老化的问题。他的精英遗传论更在1980年代引起了巨大的反弹。这使他不得不把这两项不得人心的政策给撤了。


在教育、文化和语言政策方面,李光耀的争议性更大了。


新加坡在殖民地时代曾经是东南亚的第一个发展电影业的文化城。文化领域上,真是百花争鸣。


但在早期的政治斗争中,李光耀把许多文人和报人全都以内安法令给关了起来。这包括之后被誉为“国宝”的戏剧泰斗郭宝昆、南洋商报主笔李星可等。在李光耀的铁腕统治之下,这原本是被誉为东南亚的维也纳文化中心的土地,一时之间就变成了充满文字狱的白色恐怖国家。


加上李光耀全力打击经常批评他的华校生,导致南洋大学(南大)被逼在1980年关闭而所有华校体系的中小学都被逼转型。这是南洋一带华校生对李光耀更加敌视的原因。


这关闭南大的决定其实是与李光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策略有所冲突的。过了不久后,李光耀就发觉新加坡从此就非常缺乏受过华文教育的人来跟中国打交道。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他关掉的不止是一所大学,而是消灭了整个时代海外华人的“南大精神”。南大是儒商陈六使先生发起的。他本人虽然没受过什么正统教育,但他知道民族要自强不息,就要注重教育的发展。他于是发起了建立一所以中华文化为教育重点的大学,捐出了大批土地来建设南洋第一所中文大学,南洋大学。当时马来亚的华人都纷纷响应他的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实现了建设中国海外的第一所中文大学。


这种为社群无私的奉献,就是南大精神的神髓。而也是一个对海外华人影响深远的精神。李光耀在关掉南大后,才后悔他也毁灭了这种伟大的无私精神。


很讽刺的是,李光耀过后大提以儒家思想为本的“亚洲价值观”,试图以这新论述来把自己的独裁粉饰、合理化。但是一个如此推崇儒家思想的政治家,怎么会把象征中华文化教育的南大给关了呢?


面对南大精神的毁灭,新加坡便全面的进入一个以功利主义统治和发展的时代。原本廉价的组屋的价格也逐渐被提高到与市场价格挂钩。原本享有高额津贴的医药服务,也贵得令新加坡人觉得能死不能病了。


除此之外,李光耀最失败的是摧毁了公共服务的精神。在那一些与他打天下的同僚全都退休后,他就以“高薪养廉”的理由,大肆提高新一代部长的薪金。现在新加坡的部长都享有至少新币一百多万(等于人民币5百多万)的年薪。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政治薪酬,比美国总统还要高。


盖棺定论


要为李光耀先生这样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作定论,的确不容易。对于一代被他迫害的左派人士,他们肯定是百感交加。


不管是他的宿敌或仰慕者,他们都不能否认他的确是个有许多缺点的伟大政治家。他在国际和东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谁也不能藐视的。但对新加坡民主基石的摧毁,也一样是铁一般的事实。


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李光耀的“新加坡模式”:在独裁一党独大的统治下,也能取得巨大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我认为,这“新加坡模式”与李光耀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因为这“新加坡模式”是在独有的地缘政治和一个独有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产生的。就有如李光耀先生一样,历史上也只能只有一个李光耀。因为他是在独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时代里塑造出来的杰出世纪政治领袖。


如果要真正评论李光耀,那就要看他的离世会让新加坡和国际缺少了些什么。


对于新加坡来说,它失去了一位能在国际舞台上为这小国的利益周旋的能手。李光耀在世时,是新加坡的活招牌。 因为无人不知李光耀,所以也无人不知新加坡。在这急速全球化的国际形势里,这对一个经济开放的小国是非常重要的。望眼目前新加坡国内的政治人物,没有一位能真正取代李光耀这个活招牌。


对于整个亚太地区来说,我们也失去了一位可以为各国搭起有效沟通桥梁的领袖。尤其是在两岸问题、南海争议和钓鱼台问题日益复杂,随时会擦枪走火的时局之下,这位子更显得举足轻重了。


新加坡在李光耀时代也失去了民主的基石。这是新加坡在后李时代必须严正对待的问题。李光耀所遗留下来的政治体系只能在一个相对廉洁的独裁者带领下延续运作的。后李时代会有太多变数而权力分立相互牵制的民主制度才能有效的保证这廉洁的体系可以维持下去。


在李光耀的铁腕统治下,新加坡的文化环境有太多约束而结果变成死水一潭。要使新加坡文化复兴,它就必须开放社会风气,把所有不必要的约束去除,放宽对文化活动、创作、主流媒体等等的严控。


最后,有一些在李光耀铁腕统治下所失去的东西,也许是永远都无法挽回的。他把南洋大学关闭而导致一代人所累积的南大精神能量,是永远无法重新找回的。


一个像李光耀这样杰出政治家的离世,影响的不只是本国的政治经济的前景,而也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和平发展。像他这样具争议性的政治家逝世,虽然对新加坡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但也带来变革的机遇。


不管我们对李光耀的功过有怎样的评价,我们都无法否认他是当代亚洲杰出的政治人物。当然,信奉民主体系的我对他的独裁以致摧毁新加坡民主基石,是无法原谅的。


吴明盛









No comments: